一、政策“黑天鹅”引爆市场:特朗普言论与关税政策共振
当地时间4月20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表争议性言论称“拥有黄金者制定规则”(HE WHO HAS THE GOLD MAKES THE RULES),直接刺激国际金价日内飙升近60美元,现货黄金突破3350美元/盎司,逼近历史新高。这一表态被市场解读为对美元信用体系的变相质疑,叠加其近期反复的关税政策(如对中国商品加征104%关税),全球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信任度骤降,避险资金疯狂涌入黄金市场。
与此同时,特朗普政府与美联储的矛盾公开化。市场担忧其可能干预美联储独立性(如威胁解雇主席鲍威尔),进一步削弱美元信用。高盛分析指出,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推高美国企业成本和通胀压力,而美元被高估20%的现状面临“修正风险”,这成为黄金暴涨的催化剂。
二、市场反应:黄金“一枝独秀”,美元与美股双杀
黄金突破历史极值
现货黄金单日涨幅超1.8%,纽约期金现报3375.9美元/盎司,上期所黄金期货主力合约突破800元/克,年内累计涨幅近30%。
技术面显示,黄金已突破3000美元关键阻力位,创210天最快上涨周期,市场情绪进入“极端看涨”区间。
美元与美股同步承压
美元指数跌破99关口,为2022年4月以来首次,反映全球资本对美元资产的抛售。
美股三大指数连续下跌,道指两天内蒸发超800点,科技股与金融股领跌,资金加速撤离风险资产。
央行与机构加速囤金
全球央行连续五个月增持黄金,中国央行3月末黄金储备达7370万盎司(约2290吨),占储备比例升至4.3%。
黄金ETF持仓量创三年新高,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库存突破3970万盎司,对冲基金与养老基金成主力买家。
三、长期逻辑:黄金“货币化”与美元霸权松动
去美元化趋势不可逆
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加剧全球供应链重构,俄罗斯、欧盟等经济体加速“去美元化”,黄金成为替代美元储备的核心资产。高盛预测,未来3-6年亚洲央行或购入全球60%的黄金产量。
滞胀风险与债务危机
美国债务规模突破307万亿美元,利息支出占GDP比例持续攀升,黄金作为“终极抗通胀工具”吸引力增强。
若美联储因经济衰退被迫降息,实际利率下行将直接利好黄金。
地缘政治与供应链风险
美欧贸易摩擦、中东局势升级等事件频发,黄金的避险属性被重新定价。世界黄金协会指出,2025年一季度黄金ETF资金流入量已超2023全年。
四、机构观点:金价目标剑指4200美元?
高盛:将2025年底金价预测从3100美元上调至3300美元,极端情景下可能突破4200美元,认为关税政策将撕裂全球资本流动格局。
花旗:短期目标价3500美元,长期看涨至4000美元上方,逻辑是黄金供需缺口扩大及美元信用弱化。
瑞银:黄金或成“新避险货币”,建议配置比例提升至投资组合的10%-20%。
五、风险提示:狂欢中的隐忧
尽管黄金涨势如虹,但需警惕以下风险:
政策转向风险:若美联储意外释放鹰派信号或特朗普缓和关税立场,可能引发技术性回调。
替代资产冲击:美股若企稳或美元阶段性反弹,可能分流黄金资金。
市场情绪过热:黄金RSI指标已进入超买区间,短期获利盘抛压可能加剧波动。
结语:黄金时代已至?
特朗普的“关税+美元信用削弱”组合拳,正在改写全球资产定价逻辑。黄金的暴涨不仅是避险需求驱动,更是对美元霸权体系的系统性挑战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黄金已从传统避险资产升级为“货币对冲工具”,但其高波动性要求投资者需动态调整策略,避免盲目追高。